![]() 全國模范職工之家 江蘇省和諧勞動關系模范企業 宿遷市五一勞動獎章 宿遷市文明單位 |
10月15日,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:近日,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編辦、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了《關于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的通知》。有關部門明確要求:廣西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不得將畢業院校、學習經歷、學習方式等作為限制性條件。
廣西這一規定,以硬性手段為所有非名校生、非全日制大學生等過去可能在簡歷關就被“卡住”的人,打開了通向事業單位的求職之門。這一舉措,既在人才選拔工作中邁出了維護公平性的堅定一步,也代表公權傳遞出反對“學歷歧視”的鮮明態度。
長期以來,各級事業單位中的許多崗位,都會設置學歷門檻。一般來說,專業性、技術性較強的崗位,單獨限制學歷層次,均屬正當要求,不算學歷歧視。然而,近些年來,隨著求職者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,求職競爭日趨激烈,不少崗位的學歷門檻都出現了對學歷進一步“細分”的不良傾向:除了明確“卡學歷”,還會設立“僅招全日制學生”“僅招名校生”甚至“僅招第一學歷名校生”等額外限制。
這些額外限制,讓不少手握學位證卻因“背景問題”無法參與競爭的求職者倍感不公。盡管我國尚無明確限制用人單位“學歷歧視”的法律法規,但從情理上講,帶有公共屬性的事業單位理應站在維護社會公平的一方,以更高的標準在反對職場歧視這件事上作出表率。
雖說“英雄不問出處”,但在現實中,心懷大志的年輕人時常遇到“見面先問出處”的尷尬。在招聘中,錄取誰、不錄取誰,應當以求職者在筆試、面試中展現的實際能力為準。但是,很多付出巨大努力來提升學歷的年輕人,在求職時都會因為自己的非全日制身份或不好看的“第一學歷”拖累,難以獲得展現能力的機會。
社會發展要兼顧公平與效率,這是一個常識。而在“學歷歧視”這件事上,武斷地剝奪具備同等學歷的人參與競爭的機會,既是肉眼可見的不公,也不利于用人單位選出最具實力的候選人,損害了人才競爭的效率。那些大搞“學歷歧視”的用人單位,本質上混淆了“省得麻煩”和“提高效率”,看似節省了時間與精力,其實損失的可能比得到的更多。
不可否認,求職者的畢業院校、學習經歷、學習方式,在統計意義上確實與其能力水平存在一定相關性。但是,相關性不等于因果性,更不等于必然性,是統計學的常識。個體身上諸如“名校生”“非全日制研究生”等標簽,可能會產生“暈輪效應”,影響別人的第一印象,但要判斷這個人有沒有真本領,適不適合某個崗位,還是要在實際接觸中見真章。
如今,廣西有關部門以明文規定廢除此類不合理限制,無疑走在正確的方向上,既有利于人才在公平競爭中發揮能力,也可以為當地的事業單位打破成見,創造更大的選人用人空間。
來源于網絡
![]() |
泗洪洪汽旅行社 中國泗洪 泗洪風情網 運輸信息網 |
版權所有:江蘇泗洪汽車運輸有限公司 備案序號:蘇ICP備12006949號-1 您是本站的: 位訪客 當前在線 人 今日訪問IP: 總共訪問IP: 最佳效果:1024*768分辨率/建議使用微軟公司瀏覽器IE6.0以上 舊版登陸 |